“目前國內冷水魚的產量只有5萬噸,其中1萬噸產自青海,占到國內產量的五分之一?!笆濉蹦嗪J±渌~產量將達到2萬噸?!眳⒓忧嗪J蓵氖∞r牧廳廳長張黃元說。
對土生土長的青海人來說,三文魚、鮭鱒魚、虹鱒魚,這些品種的魚類以前鮮有聽說。如今,青海產的這些魚類遠銷國內外。張黃元說,目前青海省在沿黃流域的大中型庫區共建有24個冷水魚網箱養殖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冷水魚網箱養殖基地。
成為全國最大的冷水魚網箱養殖基地離不開資源優勢。隨著青海省黃河上游大中型水電站的相繼建成,產生大面積的庫區,庫區的水溫攝氏2度至攝氏22度,這是冷水魚養殖的最佳溫度,適宜的溫度,優越的自然環境,優質、安全的水質,使我省生產的冷水魚備受國內外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青海省的冷水魚的產量達到1萬噸,占到國內市場的五分之一。
張黃元說,現在國內冷水魚的消費量約20萬噸,其中國內生產的產量只有5萬噸,15萬噸靠國外進口。國內生產的5萬冷水魚中,青海省占到了1萬噸。也就是說全國五條冷水魚中,其中一條產自青海。由于受消費習慣制約,青海省產的冷水魚除了在省內一些大型餐廳消費,絕大多數遠銷省外市場。
按常規的發展思路來說,優越的養殖環境,使得青海省冷水魚養殖要大規模發展。但為了黃河上游水生態的安全,青海省農牧部門作出控制規模、適度發展的決定?!皠傞_始計劃到“十三五”末,冷水魚養殖產量提高至5萬噸??珊髞碛謱B殖規模由5萬噸調整至2萬噸,這是為什么呢?”張黃元說,發展規模為何這么慢,主要是考慮黃河上游地區水資源的安全,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說,青海省對黃河水質的監控非常嚴厲,一般不提倡在大中型水庫發展漁業。(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