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范本,學習的榜樣
——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科研第二黨支部 張金鳳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綻放青春光芒的黨史寶典和充溢真理光輝的精神寶藏,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另一個年代,另一種青春。
1969年,習近平成為了一名插隊的知青,并且一待就是七年。作為“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七年來習近平經歷的惡劣的自然條件、繁重的生活勞動、嚴酷的政治考驗、巨大的心理壓力,磨煉了他堅毅剛強的意志品質、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和勇于擔當的品格風范。“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先賢的這句話在習近平總書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證。為群眾做實事的信念在這七年知青歲月時就已悄然扎根,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作為青年人,我們的青春并未遠去,我們現在所有的理想,都閃光著青春的光芒,我們現在所有的奮斗時光,都充滿著青春的能量。青年人,只有同苦難做斗爭,同困難展搏擊,同自己拼意志,不顧一切去戰勝自己,生命才會閃現誘人的光彩,展示出最美最可愛的青春模樣。青年人,而無論時代場景如何變化,只有把目光從個人的小天地中掙脫出來,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結合起來,讓個人理想與中國夢對接起來,才能筑就真正出彩的人生篇章。
正所謂,雄鷹勇于搏擊,才更豐滿有力;青松經歷風雨,才更蒼勁挺拔;江水樂于奔騰,才更斗志激蕩;青春奮斗不止,才更精彩輝煌。
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青春,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我們要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為范本,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奮斗青春為榜樣,哪怕我們只是一粒塵埃,一粒小小的道砟,一顆丑陋的螺絲,我們也要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用滿腔熱血,在我們被需要的地方,釋放我們的能量,將我們激昂閃耀的奮斗歷程融入偉大中國夢的美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