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至20日,哈爾濱地區持續遭受暴雪加雨的侵襲,在連續的低溫作用下,雨融雪的混合物在剛剛結凍二十公分的冰面上形成一層厚厚的烏冰,嚴重阻隔了陽光直射,影響水下光合作用,冰下水體氧量急劇下降。黑龍江所位于呼蘭區的水產試驗場共計25個100余畝越冬池中的近3萬斤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試驗魚都面臨著嚴重缺氧死亡的危險。
面對嚴峻的生產形勢,所長金星緊急召開主管副所長、場領導和相關技術人員會議,商討對策、制定方案,應對雪災。會議最終確定了最有效、最直接同時也最具風險的“破冰重塑”方案。
21日,在場長郭佳祥、副場長曹頂臣的帶領下,呼蘭試驗場的全體職工全副武裝、身著救生衣、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氣里開始登冰作業。當成噸重的巨大浮冰被切割下來后,單靠人力卻無法將其從水中拉到岸上。大家現場集體商量后,決定將浮冰推至冰岸下面。但巨大的浮冰在浮力作用下,也很難通過人站在冰岸上的壓力將其下壓至冰岸下方并移動。這時,有著近40年工齡的高級技師吳學農、技師吳學工兩兄弟縱身跳到浮冰上,用“冰穿”將巨冰分割成小塊,兩側用鐵鉤槍推拉浮冰移動。吳學農、吳學工兩兄弟站在浮冰上靠身體的重量壓制冰頭,使其前端位于冰岸的下方,隨著冰塊向冰岸下方運動時人在浮冰上作反向運動,直到冰塊末端全部置于冰岸下面之前人再跳上岸。整個過程要求反應要快、動作精準,稍有遲疑就有人員落水的危險。
22日上午,曹廣斌副所長驅車趕赴呼蘭試驗場查看工作情況,并代表所領導班子慰問抗災一線的干部職工。曹廣斌在現場反復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證安全,尤其是在浮冰上作業的同志,一定要穿上救生衣,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他鼓勵大家發揚頑強拼搏和人定勝天的精神,奪取抗擊雪災最后的勝利。

經過4天的連續奮戰,至23日下午,7個面積較大的重要越冬池已完成破冰重塑。在這次抗擊雪災自救攻堅戰中,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沖鋒在前,起到了先鋒帶頭作用。副場長曹頂臣一個人連續操作破冰機5個多小時,累到兩個胳膊幾乎抬不起來;高級技師吳學農、技師吳學工兩兄弟始終堅守在最危險的浮冰上作業;工人王海、何立川、李晨宇等主動交替操作破冰機、鐵鉤槍……表現出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戰勝困難的決心。
在災害面前,呼蘭站干部、職工以其智慧和勇氣、拼搏和無畏,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全所職工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