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戶國等人發明的“一種鑒別白斑紅點鮭和美洲紅點鮭刺身及熏肉制品的分子標記及其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201410631874.7。本發明屬于水產動物分子遺傳學領域,應用微衛星標記對白斑紅點鮭和美洲紅點鮭刺身及熏肉制品進行鑒別。
美洲紅點鮭和白斑紅點鮭都隸屬于鮭形目,鮭科,紅點鮭屬。兩種魚體型特征和生長速度都較為相似,由于美洲紅點鮭體色艷麗,體表斑點有多種顏色,而白斑紅點鮭體表斑點主要呈乳白色,僅憑這項特點即可從外觀上對上述兩種魚進行區分。中國消費者對美洲紅點鮭七彩外觀有明顯的偏好,形成了對美洲紅點鮭的選擇性消費偏好;另外從生產者角度考慮,美洲紅點鮭繁殖期死亡率顯著高于白斑紅點鮭,導致養殖成本高于白斑紅點鮭。上述兩個因素直接引起美洲紅點鮭的市場價格要高于白斑紅點鮭。但是,鮭魚主要以刺身(生魚片)和熏肉的形式銷售,而這兩種方法一般都需要將魚皮剝去,而這兩種魚的肉色、口感非常類似,因此,魚肉制成刺身及熏肉制品后通過感官檢查很難區分其真假。為防止不法商販以白斑紅點鮭冒充美洲紅點鮭,獲取超額利潤,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本發明應用微衛星標記通過PCR擴增產物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方法,對白斑紅點鮭和美洲紅點鮭刺身及熏肉制品進行鑒別。PCR擴增引物對為虹鱒微衛星標記AF346686F和AF346686R,AF346686F: 5’- AGT CGT CGG CTT GTC TTC -3’,AF346686R: 5’- ACT ACG GCT TTC TGG GAT -3’。收集PCR產物進行電泳檢測,觀察電泳條帶,若電泳得到長度為250bp的單一片段,則表明待檢測樣品來源于白斑紅點鮭;若電泳得到長度為252bp和999bp兩條目的片段,則待檢測樣品來源于美洲紅點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