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精神 勇挑創新攻堅重任”事跡報告暨主題黨課上,吳文化同志以“冷域深耕鑄種業脊梁 寒江育苗守科研初心”為題,深情講述了他在艱苦環境中獻身農業科研的動人故事,他的種種事跡深深觸動了我,也引發了我對自身使命擔當的深刻思考。
冷域深耕,鑄就堅韌脊梁。農業科研,尤其育種事業,是一場需要對抗時間與自然雙重阻力的漫長跋涉。吳文化同志數十年堅守在條件艱苦的“冷域”,其歷程并非轟轟烈烈,而是以水滴石穿般的毅力默默耕耘。這“冷域”,既是地理上的偏遠嚴寒,也是科研探索中那份需要獨自承受的孤寂與清貧。他生動詮釋了“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用無聲的堅守與時間賽跑,最終在凍土中培育出希望的良種。這份定力與韌性,正是我們這個時代在紛繁喧囂中尤為稀缺、尤為珍貴的品質,是支撐創新大廈最深厚的基石。
寒江育苗,守護赤誠初心。“寒江”象征著科研路上的艱難險阻與重重考驗。吳文化同志在報告中深情回顧了無數次面對技術瓶頸、實驗失敗、環境挑戰時的抉擇時刻。支撐他一次次迎難而上的,正是那份對“讓中國人飯碗端得更牢”這一使命的熾熱初心。這初心超越了個人得失,是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擔當,是對萬千農民增產增收的深沉承諾。正是這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崇高情懷,使他能在“寒江”刺骨中始終保持育苗的熱忱,將論文寫在江河湖泊上,將成果送入千家萬戶的糧倉。這份初心如燈,照亮了科研的航程,也溫暖了奮斗者的心靈。
勇挑重擔,彰顯創新銳氣。報告深刻啟示我們,真正的科學精神,既需要“坐得住”的靜氣,更要有“攻難關”的銳氣。吳文化同志面對種業“卡脖子”難題,沒有退縮回避,而是主動請纓,勇挑創新攻堅的重擔。他帶領團隊,以科學思維大膽探索未知領域,勇于挑戰傳統范式,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尋求突破。這種“敢啃硬骨頭”“敢闖無人區”的開拓精神,是推動事業不斷前進的核心動力。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堅守的耐力,更要有打破陳規、銳意創新的勇氣與智慧,在攻堅克難中實現價值飛躍。
學習吳文化同志的事跡,更應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崗位實踐中磨礪堅韌品格。面對工作中的繁雜任務與周期挑戰,我們要摒棄浮躁,主動培養釘釘子精神,在平凡崗位上沉心靜氣,把每一項任務都當作一次“育種”,力求精進,久久為功。在服務大局中堅守為民情懷。無論身處何種崗位,都要時刻銘記工作的最終指向是服務人民、貢獻社會。要像吳文化同志那樣,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融入國家發展的洪流,讓工作的成果惠及更廣大的人群。在攻堅克難中激發創新銳氣。面對工作中的新問題、新挑戰,要敢于打破思維定式,勇于探索新方法、新路徑。主動學習前沿知識,提升專業能力,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爭當崗位創新的排頭兵。